
如今,万里河山,处处生机盎然。绿色发展正在提速,绿色版图正在持续扩展,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正在大江南北徐徐铺展。
草方格沙障如金色巨网罩住流动沙丘——稻草纵横交织成1.5米见方的网格,外露20厘米削弱风速,为沙生植物扎根创造生机。
50多名工人每天清晨6点就已开工,今年的目标任务是2000亩沙障,并将于7月底全部完工,最终形成横跨1500米、纵深1800米的生态屏障,让60万亩苏计沙地实现“绿进沙退”。
同步推进的还有草原围栏。随着沙退绿进,6月里,乌拉特前旗3万亩退化林修复区、2万亩退化草原、1万亩新围栏内,柠条、冰草等耐旱植物自由生长,一片生机盎然。
2024年乌拉特前旗“三北”工程全年总建设任务达75.41万亩,沙丘渐绿的背后,是“草锁黄沙”的生态智慧。
占地7.16平方公里的春申湖公园湖面,原为采煤沉陷形成的“工业伤疤”。经过水体净化与生态重建,水质跃升至Ⅲ类,湖畔建起数字运动馆、鹿苑等20余种业态,2024年开园即吸引游客超百万,营收达290万元。
八公山依托《淮南子》文化底蕴,闲置厂房变身科技感十足的淮南子文化馆;“聚云庐”研学中心拓印非遗、制作香囊,让文化可触可感。2025年“五一”假期,景区二次消费占比飙升至22.24%。
焦岗湖的“冰帘洞天”用冰雪科技打造盛夏奇观,中沛温泉小镇则以“泡享医游品居”六大功能布局,构建年收入3亿元的康养目的地。从“工业锈带”到“生活秀带”,淮南蹚出超越“煤依赖”的新路径。
贺兰山东麓曾是一片被风沙和砾石统治的贫瘠之地,“绿色”在这里曾是稀缺的奢侈品。宁夏葡萄酒产业就在这看似不可能的环境中艰难起步。
源石酒庄的管理员和产业工人们投入十年光阴,在满是砂石的荒地上亲手栽下林木,用汗水将树木成活率从不足30%提升至85%。这些精心培育的生态林,如同10米到30米宽的“绿色护城河”,有效抵御风沙、涵养水土、调节小气候,为葡萄种植筑起生命屏障。
如今,27.3万亩高标准葡萄园在贺兰山下铺展绿意,硕果累累。权威数据显示,葡萄园建设显著改善了区域生态:植被覆盖度大幅提升27.22%,生物多样性增加,碳汇能力与水保功能增强。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在这里生动实践。81座酒庄在变绿的山麓拔地而起。源石酒庄更将废弃采砂坑改造成免费开放的运动公园,以砂石、卵石、废藤“就地取材”建造特色景观,使之成为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的“生态会客厅”,带动衍生消费年收入超200万元。
贺兰山废弃矿坑生态修复案例不仅入选国家级典型,其碳足迹研究更登上联合国讲台。酒庄每年持续投入超600万元用于生态建设,让这片紫色奇迹的绿色底色愈发鲜亮。
从黄沙缚上“金腰带”的内蒙古乌拉特前旗,到伤疤之上绣出山河新景的安徽淮南,再到贺兰山下紫色梦想浇灌出的绿色奇迹,一幅幅以绿为底、生机盎然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中华大地徐徐铺展。它们生动诠释着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深刻内涵,证明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取舍,而是相得益彰的双赢之路。绿色延伸之处,是生态的修复、产业的升级、民生的改善,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根基和澎湃动能。这抹不断延伸、日益深厚的绿色,正成为中国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最动人、最坚实的底色。
绿色发展正在提速,绿色版图正在持续扩展,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正在大江南北徐徐铺展。